24考研政治:经济学选择题知识点(2)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3、劳动力价值的特点:还原为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物质资料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维持劳动者家庭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劳动者教育培训的费用);还应取决于社会的历史道德因素。
4、剩余价值——工人劳动创造的被资本家所剥削的超出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反映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5、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形式上——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实质上——追逐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6、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地延长总工作时间从而绝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所获得的剩余价值。
7、超额剩余价值——个别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形成超额剩余价值。
8、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相对剩余价值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9、不变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会产生价值的增殖。
10、资本主义工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1、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
12、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13、资本积累实质:用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规模去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14、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间接后果:资本对劳动力需求减少,引起相对过剩人口。
15、资本积累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16、资本积累必然引起资本主义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矛盾更加尖锐化,最终否定自身。
17、资本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物质形态上,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构成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态上,表现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构成比例;
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
18、资本周转理论——研究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9、资本循环理论——职能作用为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
20、固定资本——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流动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