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问学,尽在路问 - 路问教育(www.luwen.cn)欢迎您! 全国客服电话: 400-0909-044 网站导航 培训机构 中职学校 国际学校 平台介绍 招生合作 平台客服 公众号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路问培训网首页
当前位置: 路问培训网 中小学辅导 小学辅导 教育百科:义务教育阶段哪位诗人的诗词出现次数最多?

教育百科:义务教育阶段哪位诗人的诗词出现次数最多?

栏目:小学辅导 发布时间:2025-04-22 15:28 来源: xj 阅读量:7

课程介绍

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中,诗词入选次数最多的诗人是杜甫,共有 10 首诗入选,具体如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此诗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入选小学教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诗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常作为古诗词鉴赏的经典篇目,让学生领略诗歌的韵味和修辞手法。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百花盛开、蝶舞莺歌的春日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入选教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被称为杜甫 “生平第一快诗”,表达了诗人忽闻捷报后,急于返乡的喜悦之情,入选教材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感染力。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通过与乐师李龟年的重逢,诗人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反映了时代沧桑和个人人生的变迁,入选教材有助于学生体会诗歌的内涵和历史背景。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诗通过对泰山雄伟磅礴气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入选教材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国家的破败景象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忧虑,入选教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意义。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诗人通过亲眼所见的石壕村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唐代 “安史之乱” 所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入选教材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杜甫的诗适合学生阅读,主要基于以下多方面的原因:
深厚的思想内涵
爱国情怀 :杜甫身处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其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真挚的爱国情感。如《春望》中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动地描绘出安史之乱后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学生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密切关注以及深沉的爱国情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忧国忧民 :他关注民生疾苦,对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给予高度关注和深切同情。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样的诗句,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级矛盾,使学生对历史上的社会现实有更深入的认知,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
广阔的社会视野
历史价值 :杜甫的诗歌堪称 “诗史”,广泛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从宫廷生活到市井百态,从边疆战事到地方风情,学生通过阅读杜甫的诗,能够了解到唐代社会的全貌,犹如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场景,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起到了有益的补充作用。
现实意义 :虽然杜甫生活在古代,但他的许多诗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百态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例如他对贫富差距、战争灾难等问题的思考,能够引发学生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洞察力。
丰富的诗歌题材
山水自然 :杜甫的诗歌中有不少描写山水自然的佳作,如《望岳》中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通过对泰山雄伟壮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秀美,激发学生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审美能力。
咏史怀古 :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有着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如《蜀相》中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对诸葛亮的缅怀与赞扬,表达了对忠诚、智慧等品质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以史为鉴,思考个人的价值追求和对国家社会的担当。
高超的艺术技巧
精湛的语言 :杜甫的诗歌语言精炼、准确、生动,用词造句独具匠心。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拟人、比喻等,使诗歌形象鲜明、意境深远。例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寥寥数语就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品读过程中可以领略到汉语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多样的表现手法 :在诗歌创作中,杜甫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情景交融、对比反衬、虚实相生等。像《月夜忆舍弟》中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通过描写边塞的凄凉景象,烘托出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和主题,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具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辅导报名、考试、查分免费提醒 申请试听课程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路问招生网是全国培训机构、中专、职业学校、技校、中职学校、单招、中考、高考、国际学校等招生信息的查询平台。

品牌故事
路问教育由深耕教育行业20年的团队创办,“路问”商标于2011年获国家商标局正式批复并成功注册。
路问

关注路问招生公众号
招生学校 、专业查询
政策、报考尽在掌握

Copyright © 2011 路问招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404号 蜀ICP备2021024436号-1
取 消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