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资料大全 发布时间:2022-01-24 16:52 来源: 路问教育 阅读量:457
2022年即将来临,特岗教师考试也离我们越来越近,随后各地会发布招考公告,大家要做好复习,下面路问教育专门对心理学必考的动机知识点做了以下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概述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美国心理学家武德沃斯1918年最早应用于心理学,被认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 从哲学层面上讲,人类的行为是个体自身与外界环境互动的关系,而相应从心理活动层面上来讲:所谓“个体自身”是指人的心理特征,因为这是心理活动层面最稳定而对人类及其个体仅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而“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反映”,从心理活动层面上来讲也就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这一心理过程。
由此,行为从心理活动层面上讲也就是个体的心理特征与其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而由于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与反应的结果是形成为心理状态,所以从心理活动层面上说:行为动机实际上是属于心理现象中的心理状态。
二、产生条件
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引起动机的两个条件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个体的内在条件——需要、个体的外在条件——诱因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因素。
内在条件:
需要,它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
外在条件:
动机是由需要与诱因共同组成的。因此,动机的强度或力量既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力量的大小。
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正诱因:凡是个体趋向或接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
负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诱因有正负诱因的区别。凡是个体因趋向或者接受它而使需要得到满足的就是正诱因。相反,因躲避它或者逃离它而得到满足则是负诱因。举例子说明,在很热的夏天,空调就是正诱因,那么外面火辣辣的太阳就是负诱因。食物对饥饿的人来说是正诱因,电击对饥饿的人来说是负诱因。
三、动机的种类
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是初级的、原发的,是个体内驱力的一种。
社会性动机:是后天习得的,包括:好奇心、探索、操作和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学习动机,权利动机、社会交往动机。
四、动机的功能
动机具有三方面功能:
(1)激发功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预先没有目标和对象,如口渴会使人做出找水的行为。
(2)指向功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目标;指有一定的目标和对象,如为了学习去图书馆。
(3)维持和调节功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调行为的强度和方向。
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