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2022-05-30 09:26 来源: 路问教育 阅读量:19
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本能,但有时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会超过对孩子的爱的冲动。多数父母如果不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没有理性的觉察和思考,要做到尊重孩子是不容易的。尊重,本质上是看见、是关怀、是满足、是放手。尊重应是相互的和平等的,孩子需要知道,要享受父母的尊重,他也要尊重父母。家长的认知水平和家庭的文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家长是否能做到真正尊重孩子。
底层逻辑要更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情感需要越来越突出。但我国一些传统的家庭文化观并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没有把孩子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这自然会造成亲子之间的冲突。现代父母还存在诸如“亲子一体化”的育儿观,有些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则是父母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父母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首先应更新自己思维方式的底层逻辑。
家长自己要过得好。如果家长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一塌糊涂,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身心状态来爱孩子,甚至可能会将孩子当成自身情绪的垃圾桶,或让孩子来背负父母的人生遗憾和未完成的理想。我的咨询案例中曾遇到一位家长,当谈到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时,这位家长委屈地说:“我从小就是被父母打骂长大的,我还有满肚子怨气没地方发泄呢,现在的孩子骂不得打不得,这还不把我活活憋死!”只有家长自己成长了、开心了,才能腾出心理空间来容纳孩子的情绪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家庭要有边界感。什么是边界感呢?例如,一位妈妈经常不经过女儿的同意也不事先打招呼,就直接去女儿的宿舍整理柜子、拆洗床单。女儿表示抗议后,妈妈仍置若罔闻。这就是没有边界感的体现。家庭成员之间拥有边界感,才能进入一种关系的理想状态:各就各位,避免越位,按需补位,及时归位。家长有边界感,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清晰的边界意识会时刻提醒家长:“谁的事情谁负责,过于主动的帮助就是控制。”如果我们爱孩子,就应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培养他们自己做主的能力和意识。
了解孩子的需求。尊重生命,就要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在孩子自幼萌生的主张没有被扭曲的情况下,孩子本能的需要往往都是对其发展有利的。家长需要听见孩子的呼唤,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应是自己的“主人”,家长则应是“后勤”和“顾问”的角色,提供孩子所需的教育资源、学习资源、赏识肯定、优质陪伴等,而不是当事无巨细的“管家”。
例如,一个初一女孩在转学后,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情绪低落,放学后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和家人说话。她的父母理解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时间慢慢调整,也明白退缩是这个特殊阶段孩子成长的需要和一种自我保护。所以父母并没有焦虑,而是放任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躺平”一阵子,再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走出来。他们还偶尔组织女儿的同学来家里聚会,帮助女儿熟悉新同学和新环境。半年过去后,孩子慢慢有了活力,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减少规矩,释放空间。家长应该审视一下家庭的规矩,砸掉一些不必要的、过时的、僵化的家庭规矩,给家庭成员解放出更多空间,为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尊重创造更多条件。比如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要求孩子向客人问好而孩子不愿意说,如果父母强制孩子必须这样做,这就是没有尊重孩子,忽视了孩子拒绝的权利。再比如,做作业是孩子的义务,但是先写作业还是先玩会儿手机,先写语文作业还是先写数学作业,这些都是孩子的权利。
当然,每个家庭孩子的权利是不一样的,对孩子尊重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何尊重孩子与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有关系。
比如在我家,只要不沉迷,孩子玩手机游戏是被允许的,在被允许的情况下,孩子可以有尊严地玩游戏。在安全积极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不仅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反而会激发孩子自我管理时间的动力。
有一点需要强调,尊重孩子并非溺爱孩子,尊重孩子与用纪律和规矩要求孩子并不矛盾。在孩子要求不合理的时候,在孩子的行为违反了约定或者越过了家庭红线的时候,父母可以平静而坚定地拒绝孩子的要求,这并不是不尊重孩子,恰恰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理性而长远的爱。
(,系北京中亲联教育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