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问学,尽在路问 - 路问教育(www.luwen.cn)欢迎您! 全国客服电话: 400-0909-044 网站导航 培训机构 中职学校 国际学校 平台介绍 招生合作 平台客服 公众号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路问培训网首页
当前位置: 路问培训网 教育资讯 走出家教误区 回归美好生活

走出家教误区 回归美好生活

栏目: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2022-05-23 09:54 来源: 路问教育 阅读量:8

报名、考试、查分免费提醒 申请试听课程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5月15日是第29个国际家庭日,今年正式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每年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在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里,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2022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召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线上平台观看量累计达到167万余人次。特将会议综述和专家发言制作成专辑,以飨广大读者。——编者

家庭教育

无论时代和环境如何变迁,家庭永远是我们身心的归宿,也是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起点。今年家庭教育学术年会的主题定为“家庭教育与美好生活”,与会专家围绕家庭教育的本质、家庭教育与美好生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追溯和思考,对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也进行了深入讨论。在当前家庭教育进入法治时代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探讨和交流有着非常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从2015年开始,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家庭教育学术年会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此次年会仍然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由刊社提供支持。

学好用好促进法,让法律成为美好生活助推器

2022年对于家庭教育的发展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家庭教育法治化建设道路上的重要节点,不少与会专家都谈到了这部法律对于我国家庭教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高书国在致辞中说,随着促进法的落地实施以及近期《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发布,我们将迎来一个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家庭教育新时期,“针对家庭教育本质的探讨和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永新指出:“促进法最重要的意义,是明确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国家支持家庭教育的责任和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协同育人的责任。”他从家庭教育的责任主体、根本任务与主要原则、主要内容与方式方法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应如何学好用好推广好这部法律。

朱永新认为,促进法实施近5个月来,相关部门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高,社会对于家庭教育资源的需求和积极性也明显提升,但总体上学法、普法和用法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亟须进一步落实落地。“要加大促进法的学习力度和普及力度,提高广大父母对于促进法的知晓度;要提升促进法的执行力度,希望有越来越多涉及促进法的判例,给更多的父母和有关责任主体带来警示和约束;还要落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构成全社会协同育人的网络。”

年会还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解读》的新书发布。新华出版社社长匡乐成认为,这本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编著、十余位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实务的专家学者共同执笔完成的书,针对促进法中全社会最关心、最重视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帮助父母和家庭教育工,让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能真正在实践层面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让家庭教育回归本质和初衷

围绕“家庭教育与美好生活”的年会主题,与会专家对家庭教育如何回归本质、如何发挥其在育人中的独特功能及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密切关系等话题发表了精辟见解。

谈到家庭教育的高品质发展路径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鹿永建提出高品质家庭教育的体现之一是实现自己的独特性。“浸透爱的管教,才能塑造美丽心灵”,他认为这是喧嚣之中正在沉淀的家庭教育常识之一。“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家庭教育,是要维持的主流形态。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完成,家庭教育则必须通过在家庭中的关系,才能形成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国际家庭日的标志是屋檐下心连心的图案,寓意着六大理念,即家庭应该是充满温暖、接纳、关怀、包容、安全和相聚的地方。”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大龙强调“美好生活从家开始”,认为家庭教育应该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不应让孩子只学会考试而不学会生活。

还有几位专家不约而同提到了现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学术化”倾向值得警醒。他们一致认为,家庭特有的情感功能和生活教育功能无法取代,生活化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特征,不应该让家庭成为学校的延伸、让家庭教育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卢勤分享了妈妈的言传身教对自己成长的重要影响。她举了此次上海疫情防控期间一所小学的例子,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在家里阳台办起家庭小农场,既培养了生存技能又体会到劳动创造的快乐,强调了让孩子懂得劳动价值的重要性。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课正式列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认为,应抓住这个时机,让家庭教育走出远离生活的误区,回归创造美好生活的本质,“现在家庭教育的一个明显短板是,孩子做家务非常少,但家庭是生活的组织,没有生活教育就不存在真正的家庭教育”。

“生活教育是孩子终身发展的需要,是立德树人的需要。道德的形成必须以生活实践为基础,没有深厚的生活实践,立德树人的目标难以实现。”孙云晓认为,生活技能是一种综合能力,不只是做饭、洗衣等基础生活本领,还包括与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是通过家庭教育创造美好生活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适应时代变化,让家庭教育观念和策略与时俱进

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来调整家庭教育观念和策略,应对一系列新环境带来的考验和新问题带来的挑战,也是与会专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家庭看似一个壳,没有什么变化,其实壳的内部一直在变化着。”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吴重涵在谈到现代家庭生活的特点与教育形态时,引用了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的这句话。他认为,家庭生活的内容和结构不可逆转地发生了现代性转变。

吴重涵总结了现代家庭生活呈现的5个特点:核心化、网络化、儿童中心化、学习化、儿童生活“结构化”。“要看到当前家庭教育凸显出来的人格培养的短板,如儿童的玩耍越来越多地被缺乏自主性的‘训练’所替代,忽视了对孩子独立、有能力、有爱心的自治人格的培养,自治人格是家庭养育的黄金标准。”他还提醒父母不要把所有有意义的家庭活动都转变为有明确教育目的的活动,“这样容易导致家庭生活的异化,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现代青少年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的变化,也需要家长转变观念、调整策略,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杨雄分析了一份对出生于2000年—2006年的青少年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成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00后”一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元、眼界更开阔、个性更开放和包容,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呈现出“观念分层”的新特征,同时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权威意识的淡化等。“这代青少年也表现出心理弹性较弱、自我效能感和内驱力不足、边界意识模糊等问题。还有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等重大社会事件也必然对他们的认知特点和行为方式带来影响,在他们身上烙下时代印记。”

“疫情让美好生活的外延变窄,但却让家庭教育回归初心。”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汪凌分享了疫情防控期间她的家庭如何通过高质量的陪伴、基于互相尊重的双向沟通及劳动教育等方法和途径,让孩子在面对疫情的冲击和挑战时也能感知生活的美好。

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家庭教育在回归育人初衷、创造美好生活的路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022年05月22日第4版版名:家教周刊

报名、考试、查分免费提醒 申请试听课程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路问招生网是全国培训机构、中专、职业学校、技校、中职学校、单招、中考、高考、国际学校等招生信息的查询平台。

品牌故事
路问教育由深耕教育行业20年的团队创办,“路问”商标于2011年获国家商标局正式批复并成功注册。
路问

关注路问招生公众号
招生学校 、专业查询
政策、报考尽在掌握

Copyright © 2011 路问招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404号 蜀ICP备2021024436号-1
取 消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