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问学,尽在路问 - 路问教育(www.luwen.cn)欢迎您! 全国客服电话: 400-0909-044 网站导航 培训机构 中职学校 国际学校 平台介绍 招生合作 平台客服 公众号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路问培训网首页
当前位置: 路问培训网 教育资讯 中小学教育:“课间十分钟”安全问题如何破解?

中小学教育:“课间十分钟”安全问题如何破解?

栏目: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2024-02-23 10:26 来源: 路问教育 阅读量:5

报名、考试、查分免费提醒 申请试听课程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课间十分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身体活动的机会,还是放松心情、调节学习节奏的重要时刻。然而,这一短暂的时光也伴随着诸多安全问题,如何有效破解这些问题,确保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

 

课间安全问题

一、如何认识课间的不安全问题

课间为什么不安全?究其原因,不外乎孩子的“手多”“脚多”“嘴多”这三种情况。

在课间,经常是某位小朋友“手多”,惹恼了另一位小朋友,发生追跑,继而发生跌撞,折了骨头断了牙;或者“手多”甩了什么东西,擦到了边上同学的脸或眼;等等。

也有“脚多”的,踢踢这踢踢那,爬爬这爬爬那,冲过来跑过去的。

也有“嘴多”的,喊别人外号、向别人吐唾液,招来一顿暴揍的。

……

说这些,也许有人会问:“手多”“脚多”“嘴多”不是孩子特有的吗?从前的孩子没有吗?

从前的孩子自然也是有的,但从前的孩子大多生活在一个院子或者一条里弄里,在一堆孩子中间的情况是稀松平常的。在一堆孩子里,特别是在一堆没有成人在场的孩子里的时间越多,孩子之间的磨合就越充分,充分的结果是“手多”“脚多”“嘴多”的习性会得到改善。或者因为见识到“手多”“脚多”“嘴多”的机会多,其包容性也提高了。

现在的情况则刚好向“独处”的方向发展,一则院子没有了,里弄没有了;二则孩子大多会抱一个手机等电子产品打发时间。在幼儿园里,为了孩子的安全也会尽量减少活动,而仅有的活动也是在老师的强力看管之下完成的。孩子始终缺乏放肆、尽兴、没有成人看管的玩耍机会,缺乏相互之间磨合的机会。这种缺乏会带来孩子手脚分寸感的缺失,这种缺失就蕴含了安全的隐患。

于是,我们会发现,在小学的课间一旦出现没有老师看管的情况,特别是中高段孩子的力量不断增强之后,这些隐患便渐渐地浮出水面。课间总有处理不完的小纠纷,间或会有大纠纷。现在一些家长对校园安全容忍度特别低,一有事立马将孩子的受伤定义为校园霸凌,一旦定性为校园霸凌,加上媒体跟进,学校压力就会陡增。当这个压力达到一定的阈值,学校便会有意无意地对老师进行安全考核,安全考核的结果便是老师将孩子圈养在教室里。

二、为什么要设计“十会”课程

我们认识到孩子的安全问题,靠“控”可能不是办法,“控”的结果只能是多作业、多圈养。如果不“控”,怎么办呢?

为此,我们设想了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开展一门“十会”课程,通过“十会”课程解决孩子“手多”“脚多”“嘴多”的不良习惯问题,达到“手脚规矩、心灵自由”的课程目标。

一年级小朋友对入学普遍充满了美好的憧憬,都特别想成为一个老师喜欢的优秀孩子,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孩子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而一年级的家长也是带着最饱满的热情,想努力成就自己的孩子。这种憧憬便是我们开展“十会”课程的心理基础,促使我们在最关键的时间做这些琐碎的却是关乎孩子成长的最关键的事情。

“十会”的具体内容是:会吃饭、会睡觉、会排队、会走路、会扫地、会整理、会听说、会问好、会游戏、会求助。每一个“会”的学习包括会的标准、会的教导与训练、会的评价与考核、会的展示与汇报这四个环节。会的标准通过老师做给孩子看来呈现;会的教导通过跟着老师做来达成;会的训练通过孩子每天的自我评价来压实;会的展示通过孩子在自主空间的表现来体现。

一年级开学的整个9月,“十会”的学习便成了孩子的主要学习内容。我们通过家长培训与家长达成共识,步调一致,形成合力。10月份会组织一次全体家长的“十会”观察活动。第一个学期的学习荣誉是“十会小学生”,领到“十会小学生”的奖状是每位小朋友这学期的最大目标。

“十会”课程对课间活动到底有什么作用?其中,会排队、会走路是特别针对手多、脚多、嘴多的。会排队,就不会有推、挤、擦、抱等手多的动作;会走路,就不会有踩、撞、踢、跳等脚多的动作。同时,在排队走路中,嘴也能管住。具体地说,会走路包括教室里怎么走,走廊里怎么走,楼梯怎么走;一个人怎么走,一群人怎么走,一队人怎么走;什么时候慢走,什么时候快走;走路的身姿是如何的,走路时的眼睛要关注什么;校外的走路与校内的走路有什么不一样;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手脚嘴就得到了规范。会听说、会问好、会游戏、会求助则改善了孩子的“嘴多”,特别是会游戏、会求助,能减少孩子之间发生纠纷的可能性,也会让孩子学习如何自己处理纠纷。

三、如何将“十会”课程落到实处

“十会”课程的落实是个大问题。再好的设计,如果落实不好,都是空的。老师们总是嫌工作多,嫌课来不及上,再来个“十会”课程,又是以前没有做过的,排斥是十分自然的。而且,很多老师认为这是校长的“政绩”工程,属于折腾。为此,我们一开始开展“十会”课程就是遵循自愿原则,一年级老师愿意的就做,不愿意的不强迫。

从2016年开始,我们把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加以总结,概括为“十会”,同时编写了校本教材。7个一年级班级,有2个班级做得特别好,班主任通过做给孩子看、带着孩子做、看着孩子做、由着孩子做这四个环节开展活动,小朋友学习得非常快,老师的嗓子也不哑了。一个月后,区教研室来调研,都惊诧孩子的课堂表现达到往年二年级的水平了。相比较,那几个对开展“十会”课程抱抵触或应付心态的班级情况则像往常一样,突发事件也相对多一些。一位二年级老师看见一年级孩子的表现,甚至跟我说要在二年级补做“十会”课程。

2017年,老师们提出“十会”课程标准要统一。2018年,大家又提出家长与任课老师的培训要跟上来,整个年级老师要一起发力、步调要一致。于是,我们增加了家长培训与任课老师的培训……

一年又一年,老师们发现了“十会”课程的好,越来越觉得这个课程有用,积极性提高了,每一届都在上一届基础上改善提高。一些刚入职的新老师,按照“十会”课程带班,一年级也带得挺好。所以,老师们称“十会”课程是“活”的课程。现在学校里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除了课间,还有半小时的午间活动。校园内没有“文明监督岗”,老师也不必刻意地“管”,孩子们可以自在地在校园内行走、活动。虽然偶有安全事故,但的确大体让我们放心了不少。

四、在“共生场”中培育孩子的冲和之气

小朋友的课间,特别是自由活动的课间,也是小朋友之间的“江湖”。

小朋友经常有相互之间的不服气,相互之间的看不顺眼,一旦相互之间看不顺眼的小朋友碰到一起,擦出火花是十分正常的,而且随着年段的增高,这种火花也会因为孩子的力气增长、情绪豪迈而一点即着。这种相互看不顺眼也会成为“积怨”。特别是如果老师对双方冲突处理得比较简单化,则成为积怨的概率就会比较大。积怨多了,心中就会有戾气。因此,培育孩子的冲和之气十分重要。

针对冲和之气的培养,我们的经验是将孩子置于一个属于孩子的“共生场”中。“共生场”是相对于“博弈场”而言的。

“博弈场”的基本逻辑是资源有限,一方的获得必然带来另一方的失去,一方的成功必然带来另一方的困难。具体到学校、班级来理解,就是“优秀”是有限的,一个学生的“优秀”必然带来另一个学生成为“优秀”的困难。因此,在博弈场中,同学之间是“你”和“我”的关系,或者是“你们”与“我们”的关系。这种分明的关系,因为博弈的程度不同而引发不同的戾气。

“共生场”的基本逻辑是资源无限,一方的获得不妨碍另一方的获得,一方的成功会带动另一方的成功。具体到班级,就是“优秀”没有比例。这样,孩子之间就不会是“你”和“我”的关系,而是“我们”的关系了。

为此,我们重新定义了“优秀”,把“心的善良与行的努力”定义为我们学校的优秀,设计了一套“新荣誉办法”,这样每一位小朋友都可以成为优秀的人。

每一个小朋友都可以是优秀的,小朋友之间就不会互相提防,而是可以互相帮助。小朋友之间有了冲和之气,相互碰撞时也会互相保护。

五、于细节处体现教育的尺度和温度

我们做教育的人,很容易只把书本当成教育的内容,把完成教材的任务作为目的,而且我们很容易认为孩子天生会活动,从而忽略对孩子活动能力的培养。这种忽略,在我们的校园比比皆是。

比如,一年级班主任会直接布置孩子值日工作,让孩子承担扫地的任务。小朋友虽然十分乐意值日,但他们不是天生会扫地。家里没有人认真地教,学校也没有老师系统周全地教,可是他们却直接扫地了。于是,有人扫不干净会挨批评,有人扫了太久会挨骂。这样的经历多了,孩子会逃避扫地,以至于逃避值日。

再比如数学课总是让小朋友用转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但是我们却没有一节课是专门带领小朋友来认识转化这种数学方法的。

美好的课间十分钟一定是学校良好教育的结果。良好的教育,一定是讲究细节的,一定是持续的,一定是符合孩子需求的。不要小看一个课间活动,它是学校整个教育成果的一个窗口。

如果省略了那个细致得法的培训,孩子的表现一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模样,当面对这个不是我们期待的模样时,如果我们再粗暴而简单地对待,孩子就会错过成长的机会。

报名、考试、查分免费提醒 申请试听课程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路问招生网是全国培训机构、中专、职业学校、技校、中职学校、单招、中考、高考、国际学校等招生信息的查询平台。

品牌故事
路问教育由深耕教育行业20年的团队创办,“路问”商标于2011年获国家商标局正式批复并成功注册。
路问

关注路问招生公众号
招生学校 、专业查询
政策、报考尽在掌握

Copyright © 2011 路问招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404号 蜀ICP备2021024436号-1
取 消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