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06-09 16:43 来源: 路问教育 阅读量:3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也亟待更新。这不仅仅是中国高校独有的问题,放眼全球,全世界的知名高校都在面向未来对工程人才培养探索新的方向。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杨丹介绍,很多海外名校都在把工程和人文教育结合。这些高校探索基于工程教育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思路、新路径,包括个性培养、交叉融合、真实场景、开放合作等,着力培养需要适应和驾驭未来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大学的改革,有一阵实际上工程教育在培养学生做研究写文章的能力,当然这个是需要的,但是仅仅写文章是不够的,工程人才的培养要着力于培养能力。经过一些阶段的发展,我们认为现在实际上到了一个融合的阶段,既要培养科学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需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特别是面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杨丹说。
而在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蔺跟荣看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任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和复合化特点,但是大学的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比如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沿袭学术学位的套路培养,以学术学位的标准管理,表现出明显的“学术化”倾向。
同时,蔺跟荣表示,部分高校对实习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较少,部分仿真模拟训练实验室的设备较为陈旧,跟不上产业的发展速度,导致实践效果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蔺跟荣指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系统运行存在一定的系统惯性,要改变人才培养方式,建立面向社会需要和满足产业需求的培养体系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也导致诸如“工科理科化”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被解决。
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同样表达了对人才培养模式调整速度的忧虑。
“产业的变化比大学的变化快,那么产业最新技术的一些变化,如何映射到人才培养体系里的课程要件要素中来,这需要一个很敏捷的对接体系,高校的响应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马宏伟说。
作为一所贴近产业一线的高校,马宏伟介绍,学校正在“敏捷对接体系”方面下功夫。“我们要和一线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团队组织成双师双能型的教师团队,来共同做这件事情。”
不仅如此,马宏伟坦言,作为一个身在工科40年的“老人”,自己仍有不满意的地方。“我觉得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工程素质培养的精神所在。所以我们的探索是把今年招的新一批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全部认真更新。他们一拿到初步录取通知书,暑假就进校报到,暑假之后就要跟着老师和团队一起进到企业,通过实践确定自己的研究选题。”
“深入产业,这样的课题才是一线的真问题。” 马宏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