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2023-07-31 11:22 来源: 路问教育 阅读量:37
如何使得科学的理性与人文艺术的感性更好地结合,在科技迭代发展不断触碰人类伦理边界的当下,让科学探索永远向上、向善?这是学界尤其关注的话题。
一个没有人文和艺术修养的科学家,很容易变成科学怪人
杨玉良:作为科学家,我当然一向认为科学很强大、也很吸引人,但静下心来思考就会发现,我的内心似乎还缺少一些什么。年轻时,这种感觉还没这么强烈,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所缺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可以直达心灵的人文和艺术”。
对科学家而言,人文和艺术可能更加重要。一个没有人文和艺术修养的科学家,很容易变成科学怪人,比如,进行有悖伦理道德的实验,甚至做出对人类有害的事。人文不只是一个学科,当一个人触及到真正的人文,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就会被突然唤醒。这也是我目前对古籍保护、古籍修复领域感兴趣的一个起因。在从事修复工作的过程中,我确实感到,科学家在这个领域可以发挥优势特长、大有所为。
退休之后,我开始从事古籍保护工作。我做的第一项研究是关于中华古籍保护用的传统纸张,包括优化纸的制造工艺以及研究影响纸张寿命的因素等。
千百年来,纸张一直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记录载体、传播的介质,科学技术则赋予了它长时间保存文字、符号和图像的能力。即便在信息技术发达的当今时代,“长寿”的传统纸张的重要性依旧不能忽视。比如,需要长期保存的重要档案的用纸,仍然在人类社会活动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现实和历史作用。然而,如今不少传统纸的造纸企业,为了追求效益,生产的传统纸张寿命都不够长,需要科学家在延长纸寿以及对各种艺术表现的适用性方面开展基础和工艺研究,并为人文和艺术的发展提供助力。
李大成:科学比较理性,艺术比较感性。在我看来,科学为艺术提供了物质保障,艺术又会赋能科技。
我是画家,以绘画为例,古人完全靠“目识心记”的方法,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感悟并收集创作素材。这难免会有一些局限,特别是要“定格”在大自然中的动物和现实生活中人物的瞬间动作表情等,人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记录下这些微妙的动态变化,还有包括记录一些物象的结构和色彩等。但是,相机就完全可以做到,这就是科技给艺术带来的好处。
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科技与艺术的关系。相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削减了画家对自然、对生活的创作感悟和情感体验,降低了创作感和艺术性,某种程度上甚至不自觉地养成了画家的惰性和依赖性。实际上,人观察、感悟大自然的创作体验和情感,并非相机可代替。可以说,再先进的相机都不如人脑,相机只是收集记录素材的工具,照片只能是艺术创作的参考和补充资料。我在写生的过程中,观察、发现和领悟大自然中最美的东西,这也是艺术审美能力提高的一个过程,是相机不可能取代的。所以说,合理运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一定会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陈思和: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来解释科学和人文艺术的关系。确实,绘画艺术接受了来自相机的挑战,也催生了绘画超现实主义等照相无法展现的元素。
刘海粟为什么在晚年高龄时,还多次去黄山写生?因为绘画的背后是生命的体验。他画出来的黄山和松树,不完全是真实的景物,而是人一次次攀登黄山、居住黄山的一种生命体验和感受,这是照片无法表现的。
可以说,如果一个画家把一幅画画成一张照片,这肯定是失败的;如果拍照拍得像一幅画一样,也不一定就是成功的照相艺术。像我们写文章、讨论问题、思考问题,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被激活。人类之所以能创造一个世界,是靠我们的知识、感情、思想。生命的理念彼此链接,这是科学和人文艺术共同创造的良性体验。
科技是把“双刃剑”,如何抑制其负面作用?
如果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而人文精神没跟上,可能会对人类带来部分甚至整体的毁灭
杨玉良:谈到科学的发展,其实从17世纪以来,人们已建立了相对论、量子力学、统计力学、电磁学等一系列认识自然的基本范式,其后,我们基本处在一个平台期,即对自然界的最基本的问题的认识上,没有再出现革命性的飞跃和突破。所以,我们现在所有的成功,都是在这些科学基础上所建立的技术的成功。就像最近大火的ChatGPT,依靠计算机算力的提高和算法的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的基本原理没变,只是速度更快、贮存规模更大。
最近,我也试用了ChatGPT,虽然它似乎很强大,但我觉得,这不能叫“真正的智能”。在一般的对话中,它表现得很厉害,因为它“知道”的更多了,但它只是“知道”。其实,知识至少不是最重要的,Knowledge(知识)只是Know(知道),但“知道”未必能上升到真正的智慧。
比如,现在有一些算法,不难模仿某个知名书法家或梵高风格的绘画,以此证明机器似乎也可以创造优秀的作品。但这些作品的背后,没有人性和情感的表达。即使机器人写的、画的看起来似乎很好,但缺乏情感的注入,如果人类对这个领域有足够多的认知,看多以后就能一眼识别,因为机器的作品不可能有真正的神韵。
技术再继续发展,甚至可以毁灭人类,但无法创造新的智慧。现在的人工智能算法本质上只是反复学习并按简单规则来推断,它可以给人类提供巨大的帮助,也可能促使人类形成新的生存方式。
那么,为什么科学家要有足够的人文素养呢?因为,如果科学技术(本质上是技术)在快速发展而人文精神没跟上,那就可能会对人类带来部分甚至整体的毁灭。其实,我并不担心人工智能,相比之下,我更担心的是生命科学的巨大发展可以造福人类、但更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毁灭人类。因此,科学家格外需要人文、艺术的教育。目前人类正处在某个临界点,所以,为了整个人类,也要加强科学技术专家的人文艺术素养。想要激发“从0到1”的原创发现,就要给科学家思想上尽可能大的自由,但自由不能没有边界。在科学领域,只要思想解放了,那么原创性的发明发现就会汹涌而来。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难以靠科学来约束它的负面作用,技术背后是使用的人,可能只有靠人文和艺术素养的提升来对其负面加以约束。然而,目前我对此只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陈思和:人类社会在不断的技术更迭中逐渐向前发展,要辩证看待新技术的发展,而更关键的则是人如何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的威胁,迫使我们思考人类的生存问题。就像现在科幻小说把人“恶”的一面展示出来,比如外星人要占领地球、毁灭人类等。
人文与艺术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需要启动和开发。人文、艺术与科学一样,应该朝着人性的正面发展,也就是启发人性的正能量,警惕负面的影响。如果有了正向的人文情怀,那么人类就可以创造更好的社会学科,建立社会规范包括法律和道德,让人类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老虎,关键自己能不能束缚住这只老虎。如果得到合理的束缚,那么一个人就不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危害。束缚一方面来自外界,靠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和法律等,但另一方面靠自己内心的力量也可能做到。
如何在教育中融合科学、人文和艺术?
无论是科学发展还是艺术创造,都要让人的生命有合理的发展
陈思和:可以把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文艺术教育,另一种是现代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一种由外到内的教育,强调理论、知识、技能乃至思维方式的总结与传递;而人文与艺术教育的意义是通过外在的引导,唤起一个人内心与生俱来的素养。人类幼年,开心时会手舞足蹈,升华了就是舞蹈;发出欢快的叫声,演化出歌唱;拿着彩色笔四处涂鸦,继续走下去就是绘画……这些都是艺术最初的体现,也是艺术教育最早的印记。因此,艺术教育是最贴近生命的教育,人文教育也是如此。
随着心智的成熟、知识面的扩展,人们会进一步接受文学、史学、哲学乃至美学的熏陶,朝着真善美的融合良性发展。这也是一个人与生命的距离越来越近的过程。
事实上,人对自我的了解很有限。人究竟有多少潜能?这都需要在教育过程中一点点开发。我们需要人文教育,把生命最重要、最积极的东西激发出来。当然,人性中也有消极的部分,比如贪婪。人的欲望本身没有错,欲望推动人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动力也来自人的欲望。同时,欲望也带来负面的效应,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创造了法律、道德,用规则制约人的欲望。人文、艺术的智慧就存在于我们最质朴的生命里,等待着教育的唤醒与催化。从人文学者角度来看,无论是科学发展还是艺术创造,都要让人的生命有合理的发展。
杨玉良:正如陈老师所言,人文艺术的智慧实际上是人的内心本来就存在的,无非就是通过后来的教育进行启发和唤醒。我自己的体会是,人类的知识体系实际上很宽广,不仅仅有我学的化学或其他科学。归根到底,一个人无论未来做什么职业,到最后都是“做人”。在这里,“做人”的意思是,在做事中反映个人的基本人性,或者说人文素养。我也一直认为,大学不仅需要一流的科学教育,还需要有一流的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
李大成:我期待在大学里,真正实现跨界的高端艺术研究和人文教育。目前,国内不缺美术教学、创作,但高端的艺术研究仍然乏力。有很多画家遇到瓶颈期,一直无法突破,归根到底是个人修养、学识不够,人文关怀不足,因此画家本人应当提升人文素养。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2019年,我从军旅回到高校,成为深圳大学喻继高工笔画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深切体会到高校的优势——丰富的资源、自由的交流和创新的可能。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在培养艺术家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人文和科学层面的帮助。艺术界的很多创新和发展,也是最先从高校里出来的。我期待在高校里看到成熟的艺术研究院,让艺术创。未来,艺术与科学、人文跨界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实施深入实践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