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2022-10-17 09:34 来源: 路问教育 阅读量:35
“清华父母如何培养孩子上清华”“北大妈妈教你这样教育下一代”“斯坦福妈妈强烈推荐这几本课外读物”……近年来,一些顶着名校头衔的自媒体靠着晒育儿观、育儿方法和育儿读物持续走红。
近日,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作出答复称,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重拳出击的背后,蕴含着何种深意?家长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育儿观?
一些商业机构操纵贩卖焦虑
“有的公众号打着不让家长焦虑的标题口号,实际上在贩卖焦虑。”“整治一下各种各样的视频号、公众号吧,打着教育旗号,实际是卖课、卖书赚钱。”“很多家庭教育的公众号,营造的氛围让人产生恐惧心理、盲从心理,最终让孩子受害,让孩子失去对知识的探索欲望。”
“在‘双减’之前,几乎每一个‘鸡娃号’的背后,都有商业机构的影子,要么是校外培训机构,要么是房产中介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对于这类“鸡娃号”,各地监管部门曾进行过集中治理,主要针对的是违规发布虚假信息。在“双减”之后,随着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大幅压减,由校外培训机构“养”的“鸡娃号”已经随之减少,但还是有部分育儿博主继续兜售育儿“成功学”。
因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以极大的决心和力度狠抓落实,持续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开展清理整治违规行为的专项行动,加强对内容发布和经营活动的审查监管,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指出,“双减”本质上是为缓解教育焦虑,呼应社会需求。政策自实施以来,遏制了资本在教育领域的野蛮生长,这对教育健康发展意义深远。
携手摒弃“唯学历”观念
除了野蛮生长的育儿公众号外,当前还有部分学校和社区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以迎合家长的功利教育诉求为出发点,邀请“名校父母”介绍如何培养孩子。
熊丙奇告诉,要让这些“名校父母”的“鸡娃号”没有市场,就需要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告诉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并加强对教育改革政策的解读。
“以把孩子送进名校作为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这让‘名校父母’变为‘成功父母’的代名词。”熊丙奇指出,“名校父母”之所以对家长有吸引力,还在于当下存在的唯学历、唯名校观念。因此,这种以名校论成功的家庭教育观,必须摒弃。
形成积极健康的教育氛围,不仅是家庭的责任,而且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副教授张善根认为,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为的是解决孩子健康成长问题,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更需要“硬性监督”与“柔性干预”。
张善根建议,加强制度与标准建设,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并对从事家庭教育服务的组织机构、从业人员和服务产品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家庭教育行业准入和监管评估机制等。
培养孩子不能简单模仿
界定孩子“优秀”的标准是什么?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志又是什么?
“什么叫成功,考上名校就是成功了吗?未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对培养孩子成功的界定标准应该放眼长远。立足于人生成长发展的价值取向,即是否对社会产生价值,个人的人生是否圆满。与一时的成绩相比,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当中,是不是具备自主性,是不是能生成志向,是不是有不断自我成长的能力。
同时,家长也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培养孩子不存在固定模式。”储朝晖说,盲目模仿他人教育模式的背后存在一个逻辑错误,它忽略了每个孩子成长的特殊性,即培养孩子时必须要考虑不同孩子的个性、天性、兴趣爱好等。
“培养孩子不是简单的模仿、简单的比拼,不存在相同的标准,不存在相同的目标。”储朝晖认为,培养孩子最关键的就是要让每名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长发展回归理性、回归实践、回归实际。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自主性。
“父母的一些焦虑有时可能是自己制造的。享受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兴趣,接受孩子长大成人的事实,父母或许会少很多烦恼。”朱永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