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问学,尽在路问 - 路问教育(www.luwen.cn)欢迎您! 全国客服电话: 400-0909-044 网站导航 培训机构 中职学校 国际学校 平台介绍 招生合作 平台客服 公众号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路问培训网首页
当前位置: 路问培训网 教育资讯 如何提升乡村幼儿园办学质量?

如何提升乡村幼儿园办学质量?

栏目: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2022-09-08 10:44 来源: 路问教育 阅读量:48

报名、考试、查分免费提醒 申请试听课程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乡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战略目标,明确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的任务。

寻找提升乡村幼儿园质量的突破口?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幼儿园作为新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在各级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园,就近入园”的预期目标,结束了乡村幼儿无园可入的现状。2021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要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强调要指导脱贫地区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这为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高等提供了政策保障。

乡村振兴呼唤高质量乡村学前教育

乡村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短板之短板”。新建乡村幼儿园数量大、规模小、层级多、差距大,普遍急需丰富资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提高入园率的前提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明确要求“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在农村学前教育从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县域内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为乡村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当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县域学前教育发展负主体责任”。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因此,以县域为单位,构建教育责任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促进乡村幼儿园质量提升的突围路径。

创新体制机制,为乡村幼儿园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提高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从规模发展转到内涵提升,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我们应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破解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补齐制度短板,促进均衡发展。

政府主导,建立教育责任区,推进县域内城乡幼儿园均衡发展。所谓教育责任区,是指县(区)政府按照“乡镇连片、山川结合、优势互补”原则,在县域范围内划分出若干片区。每一片区以县幼儿园为责任主体,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活动基地,覆盖村幼儿园和教学点,形成县、乡、村、点四级联动的协作工作机制。

在教育责任区,实行“目标导向,统一规划,分层管理”的管理模式。由县幼儿园牵头,与乡镇中心幼儿园、村幼儿园和山区教学点共同制定本责任区幼儿园发展规划,确定各级幼儿园年度目标与计划,落实工作方案,开展常规性业务活动与指导,共同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责任区内的各类幼儿园按照“问题导向、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分析当前乡村幼儿园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将其作为本学期或本年度研讨主题,分头实践,共享成果,共谋发展。年末,教育部门则对责任区幼儿园实施“捆绑式”评估。

大学支持,建立“U-G-K”合作机制,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长效支持。所谓“U-G-K”合作机制,是指由高校—地方政府—幼儿园共同建立的三方合作机制。由县教育部门牵头成立县“教师发展中心”,选拔县域内骨干教师成为“教师发展中心”的成员,并将他们送到高校开展为期两年的培训。师范类院校在调研、分析乡村幼儿园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教师培训需求基础上,依托“国培”资源,采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园本培训”模式,对县骨干教师实施每年2次集中培训、4次现场支教,提供网络课程及远程在线交流等,使其成为县域内的教师培训者。由县培训者对所属乡、村、教学点的幼儿园教师进行分批分片的全覆盖式培训,整体推进县域内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

立足乡村实际,积极探寻乡村幼儿园质量提升的突破口

一是制定“质量标准”,促进乡村幼儿园规范化发展。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经历着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其发展的首要目标是规范有序。因此,省市教育部门需要通过制定“幼儿园一日生活与保教规范”“乡村幼儿园基本保教质量标准”等,引导乡村幼儿园规范发展。县教育部门和各教育责任区,则据此细化“质量标准”内容,制定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乡村幼儿园一日生活流程与内容”,或者结合乡村幼儿园存在的问题,研究乡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乡土资源与游戏材料开发等策略,引领乡村幼儿园端正办园方向,规范办园行为。

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换制度,为乡村幼儿园提供优质师资。所谓教师交换制度,是本着教师自愿的原则,鼓励城区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到乡村幼儿园担任园长或保教主任,置换出有发展潜质且专业发展需求强烈的乡村青年教师,在优质幼儿园跟岗学习。置换教师的编制仍保留在原单位,待遇不变,但在职称晋升或评优选先时优先考虑。这一举措不仅同时解决了城区公办园师资老化、乡村幼儿园教师经验不足的问题,也激发了乡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是抓好“三个资源”,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匮乏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客观因素,但乡村的田间地头、饮食服饰、传说故事、民间艺术等,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乡土资源、游戏资源与图书资源是广泛用于乡村学前教育的资源,抓好这三种资源,应有所侧重。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点在指导乡村教师学会选择有价值的乡土资源,并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以丰富乡村幼儿园教育内容,拓展乡村幼儿的学习空间,构建符合幼儿生活特点的乡土教育课程。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着重于广泛收集民间游戏,并将其与幼儿日常活动结合,以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育,克服“小学化”倾向。图书资源的利用,侧重于帮助乡村教师掌握指导儿童早期阅读的策略,让幼儿园闲置的儿童图画书发挥教育功能。

四是探索小规模幼儿园混龄教学模式,创新乡村教育模式。小规模幼儿园面临的挑战是混龄班与混龄教学。因幼儿人数、年龄分布、混龄方式、教师配置各不相同,混龄班不可能有统一管理模式与教学模式,只能因地制宜,创新教育模式。在全混龄班(3个幼儿班混龄)采用分组轮流制,参考复式教学模式,由一位教师分别对3个年龄组幼儿实施小组教学。与此同时,其他两组在活动区自主游戏。在部分混龄班(小、中班或中、大班混龄)采用主题分层模式,即以主题教育贯穿五大领域,在同一主题活动中不同年龄幼儿的学习目标与任务有所区别。在超小型混龄班,采用开放空间模式,将活动室建设为不同主题的游戏区,幼儿混龄自主游戏,教师观察指导。多样化的混龄教学模式,不仅解决了乡村幼儿园教育的现实问题,也创新了教育模式,形成了具有乡土气息的乡村幼儿园特色。

以县为主,政府主导,城乡一体化,全覆盖、整体推进的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路径,不仅被实践证实是有效的,也再次证明了,政府是处境不利儿童接受高质量早期教育的强有力保障。

(郑名单位系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邓湘萍单位系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甘肃省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研究”[GS(2018)GHBW003]成果)

《》2022年09月08日第7版 版名:理论周刊·学校教研

报名、考试、查分免费提醒 申请试听课程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路问招生网是全国培训机构、中专、职业学校、技校、中职学校、单招、中考、高考、国际学校等招生信息的查询平台。

品牌故事
路问教育由深耕教育行业20年的团队创办,“路问”商标于2011年获国家商标局正式批复并成功注册。
路问

关注路问招生公众号
招生学校 、专业查询
政策、报考尽在掌握

Copyright © 2011 路问招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404号 蜀ICP备2021024436号-1
取 消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