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问学,尽在路问 - 路问教育(www.luwen.cn)欢迎您! 全国客服电话: 400-0909-044 网站导航 培训机构 中职学校 国际学校 平台介绍 招生合作 平台客服 公众号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路问培训网首页
当前位置: 路问培训网 教育资讯 正视“劳动课会不会沦为走过场”的担忧

正视“劳动课会不会沦为走过场”的担忧

栏目:教育资讯 发布时间:2022-07-01 09:44 来源: 路问教育 阅读量:53

报名、考试、查分免费提醒 申请试听课程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近期,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近日有媒体报道,当人们纷纷为劳动教育“点赞”的同时,一些家长也对劳动教育课的实际效果有所担忧:劳动课谁来教、怎么教,会不会变成家长的负担,会不会沦为“走过场”,劳动课有没有标准答案,等等。这说明劳动课确实很重要,大家对劳动教育的期望值很高。

劳动课会不会沦为走过场?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曾长期处于滞后状态,社会上对劳动教育还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一些家长有关“劳动教育沦为走过场”的担忧,本质上是对建立更科学的劳动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的期许。

劳动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批量训练一批小花匠、小厨师、小电器维修工,而是要让孩子们在参与生产劳动中,接受劳动教育,培养劳动兴趣,树立劳动观念,“谋手脑相长”。因此,劳动教育课在培养方式上,应该更加突出实用性、趣味性和多样性,避免简单地一刀切;在考评标准上,也应该更加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更加注重考查孩子在劳动教育中的参与性、获得感,避免“标准答案”指挥棒下,孩子们被迫应试应考。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更应该发挥培养人、启发人、熏陶人的教育功能,不能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中。

家庭有培养孩子的责任,但这种责任更多的是言传身教,而非照单“接锅”。为什么一些家长抱怨家里“谈别的都是母慈子孝,一搞作业就鸡飞狗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的学校、老师习惯于粗暴地布置家庭作业,大量占用家长时间,甚至逼着家长们越俎代庖。一名家长在网上呼吁“请让孩子在学校完成做菜、修家电等劳动项目,不要让家长每天发视频,拍照打卡发家长群”,该发言收获上千条赞同。这提醒有关部门,在劳动课的安排上应删繁就简、简单明了;在责任主体上,应坚持家校互动、以学校教育为主。陶行知先生说:“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生活本身也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应该在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中完成,不仅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且不应该成为家长的负担。

劳动教育尤其不能沦为形式主义。60后、70后收麦子、拾柴火,80后、90后扫操场、做手工……关于劳动课,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回忆,但这些回忆有个共同特点——纯真。劳动教育应结合自身生产生活实际,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而非一时热闹。今年5月,某中学孩子居家学习期间,学校团委要求劳动课上学生全程穿校服、戴红领巾,上传“颠大勺”图片,以便后续宣传。类似的“标准答案”,实际上就是形式主义,完全与劳动教育的初衷相悖。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也提示我们,劳动与教育不是两张皮,应该有机结合,劳动教育的意义不是参加劳动的形式,而是通过参加劳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

对于即将全面铺开的劳动教育,各界有共识、社会有期待,有关部门也当尽快研制科学的劳动课程教材,明确劳动教育主体,规范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让社会放心、家长舒心、孩子开心,最终达到“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的目的。

《》(2022年07月01日16版)

报名、考试、查分免费提醒 申请试听课程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路问招生网是全国培训机构、中专、职业学校、技校、中职学校、单招、中考、高考、国际学校等招生信息的查询平台。

品牌故事
路问教育由深耕教育行业20年的团队创办,“路问”商标于2011年获国家商标局正式批复并成功注册。
路问

关注路问招生公众号
招生学校 、专业查询
政策、报考尽在掌握

Copyright © 2011 路问招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404号 蜀ICP备2021024436号-1
取 消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