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问学,尽在路问 - 路问教育(www.luwen.cn)欢迎您! 全国客服电话: 400-0909-044 网站导航 培训机构 中职学校 国际学校 平台介绍 招生合作 平台客服 公众号 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路问培训网首页
当前位置: 路问培训网 中小学辅导 初中辅导 鲁迅的文章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多少篇?

鲁迅的文章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多少篇?

栏目:初中辅导 发布时间:2025-04-22 13:23 来源: xj 阅读量:4

鲁迅的文章在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多少篇?
鲁迅的文章在现行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的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共计9 篇,涵盖散文、小说、杂文等多种体裁。以下是具体篇目及简要介绍:

一、小学阶段(2 篇)

1. 《少年闰土》(六年级上册)

  • 出处:节选自小说《故乡》(《呐喊》)。
  • 内容:通过 “我” 与闰土的童年交往,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形象,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自然。
  • 主题:表达了对童年纯真友谊的怀念,以及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批判。

2. 《好的故事》(六年级下册)

  • 出处:散文诗集《野草》。
  • 内容:描绘了一幅 “美丽、幽雅、有趣” 的梦境,以象征手法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 主题: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同时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

二、初中阶段(7 篇)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年级下册)

  • 出处:散文集《朝花夕拾》。
  • 内容:回忆童年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与三味书屋的枯燥学习,对比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 主题: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赞美自然与童真。

2. 《阿长与〈山海经〉》(八年级上册)

  • 出处:散文集《朝花夕拾》。
  • 内容:通过与保姆长妈妈的生活细节,刻画了一个善良、朴实但迷信的劳动妇女形象,尤其对她买来 “三哼经”(《山海经》)的情节印象深刻。
  • 主题: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感激与怀念,展现了底层人民的真诚与善良。

3. 《藤野先生》(八年级下册)

  • 出处:散文集《朝花夕拾》。
  • 内容:回忆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严九郎,记叙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中国学生的关怀。
  • 主题:赞颂了藤野先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同时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4. 《社戏》(八年级下册)

  • 出处:小说集《呐喊》。
  • 内容:以童年看社戏的经历为线索,描绘了农村的民俗风情和小伙伴间的纯真情谊。
  • 主题:通过对乡村生活的回忆,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赞美了自然与人性的美好。

5. 《故乡》(九年级上册)

  • 出处:小说集《呐喊》。
  • 内容:以 “我” 回故乡的见闻,刻画了闰土从活泼少年变为麻木农民的过程,以及杨二嫂的市侩形象。
  • 主题: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农民的压迫与精神摧残,表达了对变革的渴望。

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上册)

  • 出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 内容:针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的论调,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例证,驳斥了悲观论调,歌颂了 “中国的脊梁”。
  • 主题:弘扬民族自信,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消极抗日政策。

7. 《孔乙己》(九年级下册)

  • 出处:小说集《呐喊》。
  • 内容:描写了清末知识分子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他在封建科举制度下沦为笑柄,最终被社会吞噬。
  • 主题: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揭示了旧社会的冷漠与残酷。

三、教材调整与经典性

  • 数量变化:鲁迅作品在教材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虽有过局部调整(如《风筝》《雪》等篇目曾被删减),但现行统编教材仍保留了 9 篇,是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
  • 经典性:鲁迅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性、犀利的语言和对社会的批判著称,如《孔乙己》对封建科举的批判、《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均具有永恒的现实意义。
  • 教学价值:教材通过不同体裁的选文,引导学生逐步理解鲁迅的文学风格与思想深度,如小学阶段侧重童趣与启蒙,初中阶段则深入社会批判与哲理思考。

总结

鲁迅的作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既是文学经典,也是思想启蒙的重要载体。通过这些文章,学生不仅能学习语言艺术,更能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与人性的复杂,培养批判性思维与人文关怀。
初中辅导报名、考试、查分免费提醒 申请试听课程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路问招生网是全国培训机构、中专、职业学校、技校、中职学校、单招、中考、高考、国际学校等招生信息的查询平台。

品牌故事
路问教育由深耕教育行业20年的团队创办,“路问”商标于2011年获国家商标局正式批复并成功注册。
路问

关注路问招生公众号
招生学校 、专业查询
政策、报考尽在掌握

Copyright © 2011 路问招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404号 蜀ICP备2021024436号-1
取 消 发送